F&F HAIR STYLES

F&F HAIR STYLES

髮型師的任務不是把你變成什麼樣子,而是讓你變成更好的你

美髮界被包裝過的用詞?! 原來是這樣!

每次到美髮店或網路搜尋相關美髮訊息,常常聽到「縮毛矯正」「洗色」「木馬捲」等等美髮界專用名詞,但您真的了解其中的意思嗎? 

在注重包裝的時代,許多名詞都被重新包裝成了另一種行銷手法。本篇F&F Hairstyles要帶您重新了解這些名詞真正的意思!

快往下看有哪些名詞是您常聽到,卻不了解其真正的意思呢?

分享在 facebook
分享在 twitter
分享在 whatsapp
分享在 telegram
分享在 google

目次

❙ 美髮界包裝過的名詞

洗色

使用含有「人工色素去除粉」的配方,去除頭髮上曾經染過的色素,所以對黑色的原生髮是沒有用的喔。通常使用在頭髮卡色的情況,但嚴重卡色的時候還是需要漂髮配方才能去除,設計師也要先與客戶溝通清楚兩者的差別,以及髮質受損程度的影響。進行褪色前建議確認是否為「染淺」或「漂髮」等淺顯易懂的用語。

羊毛捲、復古捲、雲朵捲、氣墊燙、木馬捲

以上為燙髮風格的分類用詞,但在燙髮類型皆稱為大家熟知的「溫塑燙」,也就是捲子要插電、會熱熱的那種。燙髮基本分為冷燙與熱燙兩種:差別在於「冷燙」不一定要加熱,如需加熱要透過機器進行外部加熱。「熱燙」撇除古早時候的藥水包,現在都是透過插電的捲子進行加熱。總之,燙髮的成型來自設計師對鹼性、濕度、溫度、時間的掌控,風格則來自剪裁、線條、整理型態的呈現而衍伸出的形容用 詞,所以燙髮前帶著理想的照片,現場與設計師討論與評估才是最準確且推薦的溝通方式喔。

縮毛矯正

來自しゅくもうきょうせい的日文漢字,意思就是「燙直」,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離子燙、平板燙。「縮毛」在日文是毛躁的意思,形容自然捲的狀態,「矯正」意為改善糾正,所以這個名詞不代表一個新的技術或者新的燙髮類型。近年美髮業燙髮理論課程的盛行、廠商開發藥水配方的多元發展,很多設計師都能燙出自然好看的直髮造型,所以只要好好跟設計師溝通需求,就不要再糾結設計師是不是幫你用「縮毛矯正燙」了!這其實就是燙直的意思~~~~

一刀剪

就是所謂的鮑伯頭或水平剪,因髮型輪廓整齊就像剪一刀那樣平整,所以就有了這樣的形容詞,但不是設計師真的剪一刀而已喔

顱頂增高術

就是「髮根燙澎」,從最早期的玉米鬚、閃電燙,到後來的髮根燙、韓式髮根燙等,訴求都是把頭頂的髮根燙澎,但因燙髮藥劑與工具的演進,創造風格的廠商或設計師就會設定符合形象的用語,以增進顧客在第一時間透過字面的意思了解燙髮內容。回到燙髮的原理,不管是以哪一種操作手法把髮根燙澎,都必須符合鹼性、濕度、溫度與時間的掌控,才能讓解決顧客的需求同時延續髮型的質感喔。

 

奶茶色

奶茶色的組成即是「茶的咖啡色」與「牛奶的白色』混合成很淺的咖啡色,所以在原生黑髮狀態下,無法一次就染到奶茶色的原因是,頭髮帶有大量的暖色粒子,所以需要將頭髮顏色除去至少到8度色以上才能擁有透明感的輕盈色系喔!

霧感

我們通常會用白色與灰色來表現「霧」的視覺畫面,所以在頭髮上要形成霧感的質地,需要先將髮色的亮度提升,並且加入灰色調的染膏調製,灰色是由藍色與紫色組成,可以利用對比色將黑色頭髮中的橘色與黃色抵銷,就能擁有霧霧的感覺囉~

光線染

利用頭型與分區做出放射狀的挑染,從頂區灑下來的線條就如同光線般。在整體設計上同時也會搭配柔和的air touch或細緻的baby light做結合。

零層次剪

以消費者角度來看零層次通常是輪廓齊長的風格,但以設計師剪裁的流程,會依照頭型、髮量、髮質、髮旋、肩膀與脖子的慣性角度等,去調整不同區域的剪裁方式,才能讓消費著感覺到「零層次」的整齊感。

❙ 馬上預約

❙ 相關文章